您好,欢迎访问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省中医医院官方网站!
药王孙思邈在《千金方》提出“久饮成渴”说,认为长期饮酒会因酒精酷热伤津、耗损肾阴,导致“三焦猛热,五脏干燥”,最终引发消渴(类似现代糖尿病)。今天,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文献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呼兴华为您解读“久饮成渴”的养生理念。
论曰:凡积久饮酒,未有不成消渴。然则大寒凝海而酒不冻,明其酒性酷热,物无以加。脯炙盐咸,此味酒客耽嗜,不离其口,三觴之后,制不由己,饮啖无度,咀嚼鲊酱,不择酸咸,积年长夜,酣兴不解,遂使三焦猛热,五藏干燥。木石犹且焦枯,在人何能不渴?治之愈否,属在病者。若能如方节慎,旬月可瘳;不自爱惜,死不旋踵。
——《备急千金要方·消渴》
凡是长期饮酒的人,无不患消渴病的。只要晓得大海也有被封冻之际而酒却不冻结的事实,就可晓得酒性的酷热再也没有别的东西可与之相比了;至于脯炙盐咸之类的食品,是喝酒人的嗜好经常不离口,往往三大杯下肚,就控制不住自己了,毫无限度地大喝大吃,咀嚼鱼酱肉酱,不择酸咸,如此通宵达旦,酣畅的兴致没有罢休的时候,以致三焦猛热,五脏干燥。木石尚且会焦枯,人又怎能不渴而得病呢?一旦患上消渴症,能否治愈,就全靠患者自己了。若能依照切实可行的方法节制调养,半月、一月的时间则可痊愈;若不自己爱惜,后果就很难预料了。
研究证实,过量饮酒会影响肝脏糖代谢、胰岛功能以及胰岛素信号通路,这些都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因素。同时,长期饮酒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,这与糖尿病并发症有关。这与孙思邈所说“久饮成渴”说,不谋而合。酒精属“湿热毒邪”,长期过量饮酒会损伤脾胃运化功能,导致水湿内停、痰瘀互结,进一步加重代谢紊乱,此即孙思邈提所谓“三焦猛热,五藏干燥”,亦消渴的病机关键。此外,孙思邈还强调消渴治疗并不单纯是医家的事,告诫患者,需要“节慎”,揭示了健康与自律的直接关联。
陕西省中医医院
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